上海市嘉定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内容提要〕随着国务院“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对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市嘉定区敢于从自身找问题,积极主动想办法、出思路、创新招,促进事业单位有效履行职能、强化公益属性,加快推进行政权力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新模式。
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摸清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的现状
嘉定区在开展2017年度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工作的同时,通过网上审查、书面审核、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情况、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单位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等情况进行了梳理,初步掌握了全区数百家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做到了全面开展、不漏一家。
此外,嘉定区还以深入“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全区事业单位进行行业分类,重点调研走访各部门、各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做到了行业全覆盖。调研走访过程中坚持面对面“访”、心交心“讲”、实打实“问”、手拉手“帮”,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做到三个“问清”,问清业务开展中的困难、问清办事方不方便、问清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
深入进行分析研究,找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的短板
通过开展调研走访等一系列工作,区编办掌握了当前本区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研究,查找出制约事业单位有效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症结。
对事业单位登记基础工作重视不足。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中,相关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定位比较模糊,缺少对各权责事项的明确分类,没有按相关法条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过细化和分割,一定程度上造成权责交叉、行政事项定位不清。对基层单位申请办理审批事项的业务指导以问答式的碎片化交流为主,沟通不畅、形式单一,未形成规范统一的、格式标准的办事指南,未将所涉及的权利义务通过便捷渠道向社会公示,一定程度上存在行政审批自由裁量的不规范,不利于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监管约束,事业单位登记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事业单位登管机关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在事业单位登记事中事后监管上,存在重登记轻监管的现象,因登记对象基本为体制内的事业单位,日常考核管理以各举办单位为主,造成事业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都会忽视这方面的监管。事业单位监管以年度报告公示为主要途径,但因年度报告指标专业性、上报时效性、内容局限性等原因,登记管理机关对年度报告的审查以形式审查为主,最后逐渐演变成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应有的保障事业单位合法权益,提高事业单位法人管理水平,规范事业单位公益职能履行,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的监管作用。
事业单位登管机关服务作风亟需转变。在“放管服”这场刀刃向内的改革进程中勇气魄力不够大,由管理者过渡到管理和服务者的角色转换还不到位,还存有等看拖的思想,没有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将优化对事业单位的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具体来看,登记管理各办理事项的流程可以进一步简化,时限可以进一步缩短,申报材料可以进一步减少,沟通渠道可以进一步增加。在服务事业单位方面,可以主动复制一些部门面向企业群众好的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提高登记管理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精细制定对策措施,优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的水平
嘉定区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在强化登记、管理、服务三个意识上下功夫,注重规范事业单位运行,提升公益服务质量效率,努力当好服务事业单位的“店小二”,不断促进事业单位提高公益服务供给的质量效率和公平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
1. 强化“登记意识”,练就事业单位登记的“基本功”。
事业单位登记是登管机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事业单位正常有效履行职能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是登管机关对事业单位实施监管服务的先手棋。嘉定区本着强意识、抓基础的思路,下大力气练好事业单位登记这项“基本功”。
一是理清政务服务事项,建牢权力的笼子。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嘉定区全面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工作,对行政权力事项中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备案以及其他类别共42条事项的名称、类型、设定依据等要素进行全面梳理,形成权力清单42条,并对应建立责任清单113条,有效厘清了权力、责任边界,为行使相关权力、落实责任追究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下一步网上办理创造了条件。
二是规范事业单位登记事项,立起办事的尺子。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试行)》,嘉定区结合当前网上办理实际,下大力气规范法人登记事项,通过“一本指南、一个要求、一项制度”,做实做细建章立制工作。修订《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办事指南》、完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相关要求,明确事业单位登记过程中受理、审查、核准、发证和公告各环节的标准。建立以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限时办结、信息查询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制度,为事业单位办事提供指导和服务,让事业单位可以看着指南办事情、对照制度找服务。
三是加强登记业务宣传指导,用好手中的哨子。建章立制是事业单位登记工作的第一步,关键还在后续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遇到最多的问题是事业单位不知规章、不晓制度,导致落实效果不好。为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履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业务指导职责,嘉定区坚持用好手中的哨子,定期组织事业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工作人员依法依规开展业务的意识。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平台,持续加大网络宣传力度, 提升业务指导的及时性。结合设立、变更和注销业务,进行上门集中指导,丰富业务指导的形式。
2. 强化“监管意识”,打好事业单位监管的“组合拳”。
嘉定区根据本区实际情况,结合“放管服”改革相关要求,主动强化监管意识,将事业单位监管重心移至事中事后,注重标准统一,提升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是坚持以随机抽查为抓手。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年检改为年度报告公示,监管理念也随之改变,监管重心由登记许可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成为对事业单位实施监管的有力抓手。嘉定区在建立“两库一清单”基础上,稳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机制,做到抽查全程留痕。为将监管落到实处,坚持以联合检查为主要方式,由编办各职能科室组成检查小组,有效增强了检查力量;坚持以实地检查为主要手段,将网上检查前置,做足准备工作;坚持以平时核查为补充,通过各种途径查核事业单位登记事项是否真实、完整、有效,通过常态化的检查,深入掌握事业单位实际运行情况,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管。
二是坚持以问题整改为主线。嘉定区创新监管思路,主动适应事业单位管理“宽审批、严监管”的新常态,将问题整改贯穿监管过程,强化问题整改对事业单位发展的促进优化功能。坚持跟踪督查,确保整改到位。针对抽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踪督促检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 发放整改通知书, 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间、整改措施,并及时组织“回头看”,检查整改落实情况,打造监管闭环,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努力在整改过程形成合力,积极与举办单位、事业单位沟通,形成了登管机关提供指导、举办单位进行督促、事业单位自我提高的良好态势,避免登管机关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有效促成监管合力,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是坚持以规范化档案管理为保障。嘉定区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坚持将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年度报告,以及对事业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文书,都列入归档范围。坚持“一户一卷、一事一件”规范化档案整理模式, 有效防止档案归档不规范、材料易丢失、查找不便捷等问题。建立健全档案查借阅、档案保管等制度,规范档案查阅、借阅、移交等程序,明确档案管理工作职责,形成长效机制。突出档案在监管过程的使用功能。档案管理目的不在管,而在用,将档案管理与使用贯穿监管全过程。通过调阅档案,掌握事业单位历年来业务开展、机构调整和法人变更等情况,对事业单位实施长效监管。
3. 强化“服务意识”,打赢事业单位服务的“升级战”。
事业单位是提供公益服务的主体。嘉定区主动出击、破立并举,先强意识,再立标准,实现服务升级,有效激发事业单位活力,为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公益服务职能提供便利。
一是打破旧束缚,在简化流程上下功夫。《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试行)》中明确提出优化简化办事流程要求。嘉定区坚持“大胆放、彻底简”标准。通过换位体验、问卷调查和座谈等方式,找准突破口,简化办事流程、减少重复性材料、缩短办结时限。在往年年度报告公示工作中,发现事业单位需重复奔波于登管机关和举办单位之间,主动与举办单位沟通,采取集中办理的形式,减少中间环节。在登记业务办理中,以减少重复性证明材料为重点,由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审批或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可以核实的文件,事业单位均无需重复提交相关文件材料。在办结时限上,由20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出具受理通知单,以便事业单位监督。致力探索简易注销,对经法定程序撤销的应办理注销登记,但因故未办理相关手续的单位实行集中登记指导、集中催办督办。
二是立起新标准,在服务提质上下功夫。近期嘉定区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举措。区编办以此次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为契机,主动作为,敢于自我提高,立起“最多跑一次”新标准、提出“不见面办理”新思路,真正把服务质量提了起来。为提升网上办理能力,开设网上预审功能, 将材料审查转移到网上,100%实现登记业务网上申请、网上审查,大大提高效率。建立咨询服务机制,在提供传统咨询渠道的同时,充分利用网上登记管理系统、微信和QQ平台,实现网上咨询“一条龙”服务,贯穿咨询、申请、办结全过程。创新办事方式, 通过“上门办理”和“集中受理”等辅助手段,确保事业单位最多跑一次把事情办好。
三是形成长效机制,在久久为功上下功夫。政策的生命力在执行,而执行的主体在人、核心在严、关键在久。区编办坚持抓好队伍建设、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相结合,强化工作人员职责担当精神,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务实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坚韧品质和会“绣花”功夫懂精准发力的工作队伍。坚持提升自我管理意识,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压力传导,确保标准能立得起来、制度能落到实处,提高对单位的服务质量。坚持与时俱进、服务不断升级。时代在发展变化,“服务标准”也不能固步自封。区编办通过多渠道掌握事业单位情况,把好服务脉,主动向其他部门单位学习借鉴,找准优化点,努力打好事业单位服务的升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