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党史 凝聚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施冬云 董 钊 黄 慧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推进机构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联系起来,在推进党的机构编制事业高质量发展中践行机构编制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以史为鉴 继往开来 推进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施冬云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静安机构编制工作始终坚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在加强机构职能体系建设、深化机构改革和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凝思想之“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革命年代,“辅德里”诞生了首部党章;建设年代,彭浦越农田上创造了一个个中国工业“第一”;改革年代,南京西路高楼大厦撑起了上海楼宇经济,静安的百年变迁发展正是国家盛衰兴旺的真实记录。在这里,我们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发展,见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这里,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把党在百年历程中伟大实践经验,与党管机构编制重大政治原则结合起来,找准找实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正确方向,推动党中央和市委工作要求在静安落地见效。

传承攻坚克难之志,抓发展之“纲”。爱国爱党是责任与担当,攻坚克难是时代前进的引擎,新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无数共产党员用一腔热血书写的攻坚克难“报国之书”。面对“撤二建一”的特殊考验,我们秉承革命先辈攻坚克难之志,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加强顶层设计,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为新静安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勇啃硬骨头,蹄疾步稳解决因改革造成的人员超编、干部超配、事业机构庞杂等历史遗留问题,扎实推动新静安机构整合、队伍融合、力量汇合。围绕静安打造“全球服务商”目标,培育专业服务业在静安扎根落地,深化对投资服务、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调整完善街镇管理体制,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科学动态调整各职能部门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探索创新管理举措,用活资源之“池”。历史告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实现区域有限机构编制资源的优化配置,要以职能为导向,创新工作举措,优化管理思路。我们针对南北公共服务布局不合理的现状,优化事业机构布局,加大对“小散弱”事业单位的整合撤并力度,为静安公益事业发展配置腾挪空间。加强对编制资源的统筹管理,重点向基层一线、民生、城建领域倾斜,使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频共振。面对社会管理数字化、信息化转型趋势,我们聚焦“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夯实对各类编制资源的合理配置,探索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强部门联动,从严从紧管好用活各类编制资源,不断提升使用效益,为静安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中共静安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 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董 钊

虹口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文化社会动员及城市地下斗争的重要阵地,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委编办依托虹口丰富的红色资源,将党史学习与履行机构编制工作职责使命结合起来,自觉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持续强化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深入学”党史,夯实信仰初心。理想信念在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深入学习党史,可以让我们“血肉”更加丰满,“党魂”更加凝实。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的机关、政治机关,要坚定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以党的光辉和成就激励鼓舞党员干部,以党的经历和挫折启迪教育党员干部。我们深刻认识到,机构编制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要以服从服务党的政治路线为生命线,要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学习中,我们坚持把党在百年历程中伟大实践经验,特别是新时代的创新理论成果,与党管机构编制重大政治原则结合起来,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资源配置导向结合起来,与机构编制法定化的前进道路结合起来,做到善于站在政治的角度看待机构编制工作,善于立足全局的思维解决机构编制难点问题。

“坚定学”党史,凝聚奋斗力量。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能够得到启迪、得到定力。同时,历史也是最好的教科书,可以指引我们凝聚力量、奋勇前行。机构编制部门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总结经验,牢牢把握历史走势,紧扣时代脉搏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编制资源管理。我们要继续巩固深化党政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果,把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理顺部门间职责交叉事项、推动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效能紧密结合,在“物理重构”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化学反应”。要不断优化事业机构布局和编制统筹使用,进一步盘活编制存量、提升效能,为重点领域机构编制保障提供空间。要持续统筹推进各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大对跨领域、跨部门的执法改革探索力度,减少执法层级,厘清执法边界,真正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

“联系学”党史,践行为民宗旨。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员干部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从政干事,首先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当前虹口处于爬坡奋进的关键阶段,北外滩开发建设、旧区改造、社区治理等工作一刻也缓不得、慢不起。机构编制部门要牢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关注民生,从社会反映、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入手,深入调研,把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矛盾,通过合理布局机构设置、明确界定职能职责、科学核定人员编制,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力推动虹口开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局面。

(作者单位:中共虹口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感悟光辉历程 汲取精神伟力 推动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黄 慧

 

党的百年辉煌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厚的道德滋养。学习总结好党的历史,传承发扬好党的经验,对推动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感悟精神伟力,强化政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精神所在,就是根基所在、血脉所在、力量所在。编办是党的工作机关、政治机关,发扬党的伟大精神,就是要强化政治担当。要始终提高政治站位,学透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实质,把握我们党创造辉煌未来的核心要义;要紧密联系大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全面落实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紧密联系工作,把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传承伟大的建党精神,坚持把机构编制工作当做一项事业去追求,对照新时代上海干部特质和精神品格,始终保持冲劲和韧劲,切实承担起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担当。

践行为民初心,强化宗旨意识。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也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编制部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民宗旨,要时刻把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编制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区党代会结束后,新一届区委在机构编制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区委编办围绕“十四五”时期“生态美丽幸福、宜居宜业宜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崇明”建设目标,准确把握机构编制的人民性,聚焦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切实关注教育、卫生等重要民生系统,及时回应基层干部关心关切、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布局、基层卫生服务编制资源等突出问题。立足机构编制部门主责主业,结合机构编制管理评估,深入调查研究,积极破解体制机制瓶颈问题,优化机构布局,盘活编制资源,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实际举措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自我革命,强化创新能力。回望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党总能以非凡的勇气和高超的智慧攻坚克难、赢得胜利。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党始终重视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当前机构编制部门肩负着加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的职责使命,必须着力研究制约社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深化行政体制、基层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未来五年,崇明区委擘画了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的建设蓝图,区委编办承担着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勇于并善于创新。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模式,处理好管住与盘活、规范和效能的关系,统筹使用好各类编制资源。要坚持机构编制刚性约束,探索建立适合崇明区域特点的配套管理制度,推动机构高效运作,提升机构编制使用效能。

(作者单位:中共崇明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