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的实践与启示

       
    

郑庆宗 吴冰燕


〔内容提要〕厦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编办关于深化地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精心组织实施,大胆探索创新,自2022年4月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全面检验了55个市级党政部门机构改革成效、履职情况及机构编制使用效益,实现精准“画像”、靶向“施策”,为改进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做好新一轮地方党政机构改革提供方案储备。

 

主要做法

(一)高标定位精谋划,确保评估工作扎实有序

厦门市主动对标中央编办部署要求,把评估工作作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益的重要举措,在全省率先谋划推进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一是高站位谋篇布局。市委书记高度重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多次提出要求,亲自谋划、部署、推动评估工作。市委编委领导就评估工作的范围、对象、实施路径等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为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评估结束后,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议评估工作情况报告,对评估工作整体情况进行总结点评,推动评估工作真正发挥实效、落到实处。二是高标准部署推进。市委编办成立评估领导小组,办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加强协调、跟踪督导,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评估工作专班,精心制定评估工作方案,定期研究推动评估工作,确保评估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三是高效率组织实施。建立“评估前—评估中—评估后”链条管理机制,对评估实施路径和时序步骤进行合理规划,按部门自评、问题分析、实地调研、总结报告四个阶段组织实施,明确每个阶段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压实工作责任,推动评估工作高效率运转、高质量推进。

(二)勇于创新提质效,确保评估工作科学合理

参照中央编办评估指标框架,结合本市实际,重构指标体系,优化评估流程,创新评估方式,提升评估质效。一是评估对象突出“全面+重点”。将55个市直党政机构全部纳入评估范围,对各部门贯彻执行机构改革方案、“三定”规定及机构编制使用效益等情况进行“全盘扫描”。同时,将本轮机构改革新组建、机构职能调整面大和厦门特设的15个部门作为评估重点,通过对比机构改革前后关键经济指标数据、分析部门业务量、加班频率等数据变化,对重点部门的职能“履行度”、工作“饱和度”、编制“匹配度”等情况进行“深度检查”,为评估工作打好基础。二是评估指标注重“共性+个性”。围绕职能配置、工作成效、机制运行、机构编制纪律执行等方面,因地制宜定指标,科学设置4个一级指标,细化分解24个二级指标。坚持目标定位差异化、指标评判差额化,聚焦新组建部门的“磨合度”、经济部门的“优化度”、职责交叉部门的“协同度”,为部门量身定制考评标准,打破不同类型单位评估“一刀切”弊端,切实构建全面客观、科学严密的评估指标体系。三是评估模式实行“三查+两问”。“三查”即运用“全面自查、数据筛查、实地检查”方式,由部门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开展“清单式”自查,作为评估基础资料;编办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对部门机构编制进行“数据化”筛查;专班小组通过“查台账、听汇报、看实地”等形式开展“面对面”检查,全方位、全流程跟踪评估部门履职情况和编制使用效率。“两问”即“问领导干部、问服务对象”,以发放个性化谈话提纲及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进行延伸调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获取部门运转、履职及干部、群众满意度情况,有效杜绝被评估单位“随意报”、编办“一面听”,确保了评估工作的整体性、科学性、精准性。

(三)靶向施策重落实,确保评估结果转化运用

以评估结果为牵引,着力在谋深化、促融合、抓提升上下功夫,用好用活评估结果,打通评估工作“最后一公里”。一是推动评估结果落地更加精准有力。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和目标导向,对评估中各部门反映的机构编制问题,充分论证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将44项依据充分、问题突出的机构编制事项列入调整优化清单,实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管理,细化具体措施,倒排完成时限,立行立改立办,2 个月内完成了 17 项机构编制事项调整,实现评估工作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高效率优化提升。二是推动机构编制管理更加统筹优化。发挥好评估结果在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调整机构编制等方面的决策辅助作用,如针对评估发现的部分领域体制机制不够顺畅问题,加强制度设计和创新,抓紧提出整改提升方案;针对职能配置不够合理等问题,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厘清部门间职责分工;针对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不够优化问题,加强统筹调配,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三是推动政策方案储备更加科学完备。根据评估情况,加强前瞻性体制机制调研,为深化改革做好政策准备和方案储备。如聚焦保障性住房“建管合一”、新领域新业态监管、出租屋消防安全、文化和旅游监管等热点难点问题,形成4份专项报告,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和办法,其中优化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体制意见建议已被市政府采纳。同时,总结提升此次评估经验做法,为今后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打好基础并提供参考借鉴。

几点启示

虽然厦门市在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指标设置精准度有待提升和评估主体较单一、评估手段不够多等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实践中持续深化和不断完善。

(一)把科学制定评估指标体系作为衡量评估工作的核心内容摆上位置

评估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关系着评估工作整体的成效,是评估工作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一是把好指标体系的设计方向。地方评估应在做好共性指标体系设计的同时,更加注重个性指标的设置,充分体现指标体系的本土化和差异化。如聚焦评估对象的不同,科学合理制定评估指标总体框架,将部门差异化充分融入评估指标整体设计中,明确共性及个性化指标,做到一级指标与中央编办评估办法保持基本一致,二级、三级指标层层分解细化,客观体现被评估对象的职能定位、行业特点。同时,合理区分部门内外部问卷及服务对象问卷情况,并将问卷测评结果转化为指标评分,以便全面客观反映其履职情况及机构编制使用效益。二是找准指标内容的价值取向。机构编制评估要与机构改革、专项体制改革及当下的重点工作相结合,既开展广泛性的“综合评估”,也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专项评估”。因此,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应聚焦“评什么”,只有选取最能反映评估内容的关键要素,在评估要点中进一步明确指标标准,才能确保评估预期目标的实现。三是优化指标权重的科学配置。评估指标的权重表示不同指标在整体设计上的份量,反映出评估主体对被评估对象各方面工作效益的判断,是评估的价值判断标准。在实际操作中,既要参考中央编办评估指标框架样式,也要针对不同评估对象和评估目标,科学分配不同的指标权重,通过指标权重的配比,更加科学精准反映出被评估对象的整体情况。

(二)把创新评估方式作为提增评估工作效益的关键因素抓住不放

目前各级编办既是机构编制的管理部门,也是评估的唯一主体,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难以有效聚合其他专业力量,亟需引入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多样化的评估手段,构建内外联动、上下协同、互通共享的评估格局。一是内部外部联动。建立机构编制评估人才库,在机构编制系统内遴选出一批政治素养高、业务经验足、工作作风优的干部组成专业评估队伍。同时将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业务骨干吸纳到评估人才库中,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提升机构编制评估队伍专业化水平。探索引入第三方力量,借助专业评估机构优势,将一些技术性强且不涉密的评估任务交由第三方机构完成,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二是线上线下结合。线上评估工作注重引入数字技术,探索建立自上而下的机构编制评估管理系统,并融入地方政府数字化整体建设中,依托数字政府、数字治理的实现路径,共享部门多源、海量的数据基础,获取市场、公众等的利益诉求、服务感受等。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对取得的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精准判断,实现从独立评估向整体评估、从静态评估向动态评估转变。线下评估工作注重与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实地核查、双随机抽查等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个别访谈等实现线上与线下协同推进,大大提升评估工作质效。三是定量定性兼容。对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要素,坚持用数据说话,以量化打分方式评估,确保评估工作的客观性、精准性。对协作部门、管理服务对象、基层群众等调查对象,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途径,以定性分析方式得出评估结果,提高评估工作的周延性、可靠性。同时参考部门近年来的绩效考评结果、巡视巡察报告、审计报告等,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部门履职及机构编制使用效益情况,实现对部门的精准“把脉画像”、靶向“施策治疗”。

(三)把运用评估成果作为实现评估工作的目标要求落实到位

评估工作应融入机构编制管理全过程各方面,以评估促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机构编制资源优化配置、管理规范,切实构建科学严密、规范有序的管理闭环。一是以评估促改革任务落实。将评估与各项改革任务相结合,聚焦改革目标,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通过持续地跟踪问效和调研评估,检验改革成效,把准问题症结,开好破解难点问题的“药方”,推动改革从部门“物理整合”向职能“化学融合”转变,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也为下一步改革提供政策储备和方案。二是以评估促资源配置优化。遵循和把握机构编制发展规律,对部门执行机构编制情况进行客观科学的验证和评价,及时了解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揭示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特点和共性规律,用于指导、推动工作。将评估工作深入到部门职能运行微观层面,找出机构运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部门及时落实机构编制决策、纠正职责履行偏差、理顺内外部运行机制、用好机构编制资源,发挥出机构编制资源的最大效益。三是以评估促管理科学规范。将评估融入机构编制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一方面为机构编制审批和监管提供基础性依据,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一体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另一方面对发现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切实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加强对评估工作的统筹研究,优化评估流程,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并建立健全评估长效机制,以制度形式固化评估成果,以评估成果服务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厦门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