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莹
〔内容提要〕推行事业单位雇员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人才工作部署要求的有力举措,对于探索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行业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破除影响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障碍、推动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无锡市委编办立足搞活用人机制、强化有效激励,创新开展事业单位雇员制改革试点,充分向用人单位授权,为人才松绑,更好体现市场化、专业化用人导向,着力解决阶段性专业技术人才缺口问题,推动释放事业单位发展活力,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制度保障,突出顶层设计,出台改革试点方案
2021年,无锡市委编办研究制定《无锡市事业单位雇员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市委编委名义印发实施,在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薪酬分配、考核奖惩等方面创新实践并予以规范,赋予事业单位更大用人自主权。一是创新人员编制管理。根据事业单位履职需要,明确试点单位可在核定的事业编制数之外,另行核定一定数量的授薪雇员,通过市场化方式招聘专业技术人员;雇员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本单位事业编制数,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雇员制人员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每三年签订一次,平均薪酬不高于本单位事业编制人员平均收入的2倍。二是赋予更大自主权限。允许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雇员数量及薪酬总额,自主招聘雇员制人员并决定雇员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薪酬标准等事项,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负责指导监管,同时加强纪检监察监督。薪酬总额由市委市政府综合确定,且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三是支持搞活用人机制。鼓励试点单位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绩效优先、优绩优酬原则,科学设置雇员岗位等级及结构比例,制定完善相应配套制度,对技术更新迭代较快的岗位,要建立健全人员退出机制。现有事业在编性质工作人员可选择放弃事业身份竞聘雇员岗位。四是切实完善绩效考核。上级主管部门、试点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和科学合理、覆盖全员的岗位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实施优绩优酬以及雇员是否续签劳动合同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淘汰机制。
围绕中心大局,突出重点行业,严把试点审核关口
鼓励部分为市委市政府重点中心工作提供重要支撑服务保障,具备职责任务重要、专业性强、技术迭代更新快等特点的事业单位纳入雇员制改革试点,并严格控制雇员制岗位使用范围,要求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一是严把单位申请关。试点单位要符合雇员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并结合本单位职责任务和岗位实际等,从全球行业人才现状、国内人才流动方向、人才来源背景、人才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分析,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专班(由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组成,以下简称“工作专班”)初审同意后提请市委编委会研究,确定是否将其纳入雇员制改革试点,同步核定雇员数量。二是严把人员招入关。工作专班对试点单位的雇员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进行审核,重点对岗位设置是否合理、职等职级设置是否科学、招聘范围是否为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薪酬待遇是否符合要求,及人事管理、劳动合同是否合法合规等进行把关,并加强工作指导,避免人岗匹配度不高、普通人员违规招入等。三是严把制度配套关。严格审核试点单位雇员制改革方案及其配套制度,从人员招入上岗、日常管理、晋升、降级、身份转换等方面制定标准规范,并重点对雇员制人员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进行细化量化明确,建立健全岗位相对价值与雇员能力相结合、兼顾外部竞争力与内部公平性、以绩效管理促进能力提升的科学薪酬管理体系,充分调动雇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支持保障事业发展。
立足实绩实效,突出人尽其才,量身打造各显其能
结合雇员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试点单位量身打造工作岗位,充分发挥雇员作用,从实施情况看,雇员制在激发现有事业单位人才活力、提升服务水平、节约财政资金、搞活用人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吹响揽才“新号角”,充分激发事业单位人才活力。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吸纳专业技术精、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各类雇员补充到现有工作岗位,产生“鲶鱼效应”,激发单位活力。如,某雇员充分运用自身技术优势,主导数字底座能力中台建设,带领团队快速攻破关键技术,有效解决相似功能重复开发、数据无法共享、接口过多无法匹配等问题。二是用好专才“千里马”,着力提升事业单位服务水平。试点单位综合考量雇员特点,将各类人才科学合理安排在适当岗位上,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如,某雇员利用其在上海工作时的“一网统管”平台建设经验,有力破解市级城运平台项目推进中的困难环节,大幅提升项目建设进度,多个应用场景快速投入使用。三是建强人才“聚宝盆”,有效减轻事业单位财政支出。试点单位科学精准引进所需雇员,有效减轻单位财政支出。在用工成本上,一般初、中级雇员平均用工成本低于事业在编人员;在项目资金节约上,某单位雇员参与的16个项目中,仅项目咨询与管理费就节约700余万元,部分雇员还自行研发各类应用系统,快速投入实战化运行,节省项目资金超过 400 余万元。四是耕细用才“实验田”,探索创新事业单位管理机制。通过雇员制改革试点,为探索搞活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新方式、创新事业单位管理机制等积累经验、探索路径。在人才选拔上,更加贴合岗位和阶段性任务需要,针对性更强;在考核激励上,自主建立实施多样化考核激励方式,更好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在人才管理评价上,坚持项目化管理和结果导向,最大化发挥人才价值;在人才保障上,完善福利待遇、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政策,有利于留住优秀人才。
开展跟踪评估,突出闭环管理,抓好改革优化提升
开展雇员制改革试点全过程跟踪问效评估,及时研究解决在高层次人才引进、雇员管理方式、考核激励措施、配套支持保障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助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以制度优势集聚人才优势。一是拓宽雇员招引渠道。深入研究国内头部企业、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人才现状,吸收借鉴先进城市同类行业经验做法,制定符合市场实际、有吸引力的招聘条件,将被动式招聘转化为主动式挖掘,多措并举拓宽引才渠道,有的放矢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二是创新雇员管理方式。坚持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的原则,将雇员安排在最紧缺、最合适岗位,厘清雇员与在编人员职责边界,充分发挥雇员专业特长、创新能力。按照项目化管理要求,制定雇员短期和中长期项目任务书清单,完善雇员培训机制和职业规划设计,持续提升业务能力,拓宽发展空间。三是探索多元激励举措。优化雇员职级职等晋升制度,对表现突出雇员,可适当缩短晋升年限;对专业技术水平高、考核表现优秀、自愿长期服务保障的雇员,探索优秀雇员进编渠道;结合岗位不同,推行弹性工作制度,让雇员更好平衡工作和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强化配套支持保障。在人员招聘上,充分发挥市级专业考试机构职能作用,提供个性化招聘服务;在日常管理上,充分为人才松绑,由管理走向服务;在财力支持上,加强雇员经费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在人文关怀上,及时解决外地特高级雇员的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后顾之忧,全力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好环境。
(作者单位:中共无锡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