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街镇管理体制改革,准确掌握改革后各街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情况,宝山区委编办组织开展街镇管理体制改革评估,持续完善机构编制评估体系建设,不断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一、围绕改革目标,着力提高评估成效
一是“承前启后”着眼深化改革。通过评估全面掌握街镇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情况,了解区委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特别是在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中的职责履行情况,查找重点领域改革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为持续深化街镇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是“纵横结合”提高使用效益。对街镇改革前后及街镇之间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评估街镇机关内设机构及事业单位设置合理性、编制与领导职数配比优化度、工作饱满度等问题,全面了解全区职能部门之间的条块运行情况,不断优化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三是“以评代训”提升管理水平。按照“简化、量化、细化”原则,科学设计10项28条指标内容,制定项目化、条目式的指标体系,提供指向性明确的评分要求,准确传达评估意图。同时,在街镇自评自查过程中,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加强业务工作指导,提升机构编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二、突出科学效率,创新评估方式方法
一是落实自评自查。聚焦主责主业履职情况,以城市运行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投资促进(营商环境)工作、常态化疫情防控、物业管理和业委会建设等六大领域为重点,评估街镇机构编制使用效益。同时,对宝山区街镇管理体制改革34项配套文件的印发和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及时了解各项文件的实际运行效果和存在问题。
二是做好问卷调查。结合“北转型”发展重点及街镇日常工作难点,围绕管理体制改革成效、理顺职责关系情况、编制职数使用效益、六大领域运行等4个方面,创新设计“加班指数”“工作难度排序”等问卷内容,细化形成32个问题,委托问卷平台制作,方便各街镇领导干部和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扫码填写。
三是开展实地调研。按照“聚焦重点、突出典型、减轻负担”的原则,选取较为典型的街镇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其他街镇通过电话沟通、材料补充等方式进行全面了解,确保评估范围的“量”,提升评估结果的“质”。
三、着眼长效机制,强化评估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三维评估机制”。深入学习机构编制评估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构建三维评估机制,即结合单位编制职数使用事前审核做好“即时评估”;根据市委、区委有关要求及相关单位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申请做好“常态评估”;重大改革调整后,在特定领域或范围内开展“专项评估”,促进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
二是完善评估反馈机制。创新编制《机构编制评估反馈单》,逐步优化反馈单内容,将评估指标得分、主要扣分项、意见建议采纳等情况书面反馈各街镇,完善评估反馈机制,增强评估工作实效,探索形成工作闭环,确保评估工作落实落细。
三是健全“1+2”评估指标体系。深入总结区级机构改革评估和街镇管理体制改革评估工作经验,按照区级部门和街镇工作特点,对现行的机构编制执行和效益评估指标进行优化完善,健全形成一套执行情况评估指标、街镇和区级部门各一套使用效益评估指标的“1+2”评估指标体系,为推动机构编制评估更加精准、更有成效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