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委编办从完善机构设置、健全工作体系、优化运行机制等方面发力,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机构设置,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调整内设机构,区委编办结合闵行产业发展实际需要,为区科委设置生物医药科,负责研究区域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布局,推动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政策更加精准、集聚效应更加凸显。设立药品审评机构,为解决药品审评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办理周期长等问题,新设区药品审评核查中心,推动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快速落地。中心设立后,药品及医疗器械审评平均办理时间缩短约33%。优化服务流程,新设区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高水平专业化服务平台,提供“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链条服务。
二是健全工作体系,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加强职能体系建设,统筹加强区科委职能,强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统筹科技创新资源、推进科技产业发展等,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市药品监管局技术资源为依托,新增区市场局审评职能,提升药品审评核查效率。加强区投资促进中心、区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等事业单位服务保障能力,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突破专技岗位比例结构限制,专设岗位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育需求,探索聘任学历水平高、研究能力强、产业政策精的生物医药产业高级研究员。做好机构编制保障,坚持盘活用好有限的编制资源,统筹增加生物医药相关单位行政编制15名、事业编制50名,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三是优化运行机制,构建服务管理新格局。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纳入全区发展大局,在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中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班,由区委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负责人,突出加强党的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成立区生物医药产业推进联席会议,形成由区科委牵头,12家政府部门、14个街镇(工业区)和8家国企协同配合的综合管理工作机制,每季度召开生物医药专题推进会,分析研判产业发展形势,研究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优化考核评估机制,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范围,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以考核结果调控编制资源配置,形成激励机制,对考核等次不佳的部门予以编制精减,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履职情况纳入机构编制效益评估范围,推动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运行更加规范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