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现政事、事企分开,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不久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清理规范工作,按照政事、事企分开的原则,精简、优化、效能的原则,衔接配套的原则,撤并停转一批职能萎缩、重复设置、名存实亡和长期不开展业务的事业单位。
按照政事分开原则,
合理界定事业单位职责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组织之一,在社会组织体系中有着自己的职能定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在明确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合理界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职能,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主要是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监督检查、行业规范等;依法规范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的授权行为,部分事业单位原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原则上划归行政机关,一时难以划分的职能,在过渡期可暂由事业单位承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组织、行为规则,合理界定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确保公益目标实现;制定和实施适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
调整事业单位布局结构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根据区域覆盖和就近服务的原则,在认真核查、摸清情况的前提下,撤销一批职能萎缩、名存实亡和长期不开展业务的事业单位;合并一批职责任务不多,或业务相近、重复设置的事业单位;转制一批具备企业化经营条件的事业单位。在此基础上,对保留、合并组建的事业单位实行“九定”,即重新确定机构名称、隶属关系、机构规格、职责任务、内设机构、编制员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经费形式。通过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清理规范,整合事业单位资源,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使事业单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布局合理、增长适度、结构科学、比例恰当,促进事业单位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获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规范管理
清理规范工作的着力点是推动各类事业单位和各项社会事业更好地发展,对行政类事业单位按法制化的要求精简压缩,对公益类事业单位按科学化的要求规范发展,对经营类事业单位按市场化的要求改制转企。按照现代管理科学的要求,逐步实现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积极推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制度建设,就各类事业单位机构的分类、设置和调整、事业编制的使用和管理、编制标准的制定、审批权限和程序等内容,制定管理办法,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提高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