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调研 加强建设 进一步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要点 

王 瑜 

新时期新阶段,是我国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这为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谋划好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换届后的工作要点,对于进一步拓展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学会服务咨询参谋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下阶段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行政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就,并紧紧围绕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改革与管理的实际要求,认真做好服务于政府的咨询工作、完善学会各项制度的基础工作、紧贴会员理事的服务工作、学术交流的保障工作,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一、紧紧围绕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工作

学会将紧紧围绕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目标,发挥学会人才优势,坚持将理论创新与实际相结合,积极承接政府课题,组织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参与调研,积极为政府及领导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咨询服务。发动和组织广大会员参与国家行政管理学会的各项课题研究工作。及时将上级学会的研究动态、课题目录、研究要点转发给会员,并积极进行组织和协调,及时将研究成果上报国家行政管理学会。

(一)宏观层面科研选题: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机构改革,行政决策科学化,行政权力与行政监督,行政道德与廉政建设,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对策,完善政府决策机制问题研究(政府决策机制的改革与完善),行政问责制与政府执行力,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问题研究,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范式选择,我国政府在当今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危机管理机制、健全政府突发事件处置应对机制,等等。

(二)微观层面科研选题:城市发展过程中公共利益与私人权利,提高城市管理与市民素质,构建整体联动机制、提高特大型城市应急管理水平,地方政府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制度设计问题研究,对建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的探析,加强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预防,推进公民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综合执法是城市管理的优选模式,等等。

二、积极开展行政管理专业培训、研讨与学术交流工作

(一)结合行政管理热点问题,举办系列培训讲座。学会将围绕大部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建立服务型政府与政府危机管理等问题,邀请全国行政管理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嘉宾,争取每季度开设一次行政管理的专题培训讲座。

(二)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开展系列研讨活动。学会拟联合苏浙兄弟学会发起倡议,举办“长三角行政管理青年专家学者沙龙”,针对长三角各大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组织学术研讨。围绕“迎接世博会、促进城市发展”,“城市人口管理和环境保护”,“区域间交通、信息、人才流动全面接轨”等问题,邀请长三角地区各大城市市长及专家学者研讨、座谈,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三)围绕重大议题举办学术论坛。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学会拟以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灾、洪水等突发性事件为案例,针对政府应急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建设问题,组织全国性的论坛研讨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受灾城市的官员共同交流研讨。为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邀请各地高校行政管理学系的学科带头人交流经验,分享成果。

(四)与国内外同类学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相互交流。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及国内其它地方行政管理学会建立联系,交流会刊,共同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学习兄弟省市办会思路和先进经验。继续与香港、台湾以及国外等地区的同类学会进行沟通,建立联系,促成定期互访制度。

三、努力做好学会一刊一网的基础性工作

(一)学会会刊建设。学会将把会刊名由《编制管理研究》更名为《行政与编制管理研究》,并设专人办刊。继续强化刊物的特色,突出“关注前沿理论、贴近工作实际”的特点。不断加强刊物的管理,注重在编辑、印刷、发行等环节上下功夫。在提高刊物质量的同时,增加发行量,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视情将季刊改为双月刊,以满足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需求。此外,会刊拟增设《专家建言》栏目,选登专家新观点,组织专家就公共管理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政府决策层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打造专家建言献策的新渠道,发挥咨询参谋作用。

(二)学会网站建设。学会将开办专门网站,力求为会员和上海行政管理的理论界和实践领域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邀请专业公司开发设计,拟申请独立域名:“www.spas.gov.cn”。网站拟开设:首页(包括其余各栏目最新信息、最新公告、图片介绍、友情链接等)、学会概况、新闻快讯、学术交流、行政与编制管理研究、课题研讨、学会内刊、会员论坛、会员申请(包括入会须知、申请表下载等)等栏目。网站将由专人负责维护,及时添加或更新内容,增加信息量,增强互动性,确保网站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广泛性,将网站建设成为学会会员信息交流的平台和反映学术成果的载体,充分发挥联络会员、交流经验、共享成果、扩大影响的作用。

四、成立专业委员会,筹备团体会员发展工作

(一)成立专业委员会。为充分发挥学会会员的专业优势,根据学会特点和会员的专业情况,拟调整成立四个专业委员会,即:理论与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行政法学专业委员会,区县与乡镇专业委员会,公共政策与绩效评估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四个专业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并继续在专家顾问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进行学术交流,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二)发展团体会员。为积极扩大学会影响,开创学会发展新局面,拟努力发展团体会员。起草团体会员章程,明确团体会员权利、义务,积极发展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院校、科研单位等团体会员,积极发展学会与团体会员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建立学会团体会员之间的互动机制等。

五、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不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一)注重学会制度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建立会长办公会议制度、秘书长办公会议制度、秘书处工作制度、学术科研制度、培训交流制度、财务制度等等。引入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方式方法,通过严格纪律、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会员和谐相处、各尽所能,努力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学会。

(二)完善学会工作机制,加强学会形象建设。进一步完善学会秘书处工作机制,建立目标管理与岗位管理相结合的责任制,充实专门工作人员队伍,建立会员联络、联系和沟通机制,组织开展各类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同时,为打造学会良好形象,学会将设计制作新一届学会介绍资料和标有学会标志的宣传品,用于对外交往,以不断扩大学会影响力。

(三)积极发展会员,加强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发展新会员,尽可能将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尤其是要将近年我市涌现出的一批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的学者专家吸收为学会会员,壮大学术科研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为学会注入生机活力。扎实做好会员的服务工作,编发《会员通讯》,及时将研究信息传递给会员。定期组织部分会员,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交流及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