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陕甘宁边区政府精兵简政工作

       
    

李维汉

【编者按】本文摘自李维汉同志遗作《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作者1942年9月至1946年4月任边区政府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直接从事了边区政府1942年的第三次精兵简政工作。本文是作者年过八旬、身体多病的情况下完成的,为我们研究我国机构编制工作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毛泽东在1942年9月7日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中说:“党中央提出的精兵简政的政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我在同年同月临来陕甘宁边区政府前,他找我谈话嘱咐我转达边区政府的第一件事,也是精兵简政。我回忆在边区政府的工作,就从精兵简政开始。

严重困难

1940年和1941年,是各个抗日根据地遭遇空前物质困难的时期,正如毛泽东说过的:“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药,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收支由于下列三个原因,也发生了很大问题:第一,脱产人员猛增。1937年陕甘宁边区成立时,党政军脱产人员仅一万四千人,1938年亦仅一万六千人。1939年后,主要是1940年和1941年,国民党发动两次反共磨擦,用重兵包围边区,并伺机大举进攻。我们被迫从前线陆续调回军队,保卫边区。边区脱产人员(主要是军队)即从1939年起直线上升,计:1939年四万九千人,1940年六万一千人,1941年七万三千人。人员猛增,支出随之大幅度增长。第二,财政收入锐减。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收入存在一个很大弱点,就是依赖外援。外援(包括海外华侨的捐款、国内民主人士和抗日团体的捐助,以及国民党给八路军的军晌等)在边区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极大,据统计,外援所占的比重:1938年为百分之五十一点六,1939年为百分之八十五点七九,1940年为百分之七十四点七。1940年10月起国民党停发八路军军晌,同时实行断邮,外援也大部断绝。第三,人民负担加重。中央曾经规定,党政军脱产人员不能超过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但当时实际已达百分之五点四,势必增加人民负担。以人民的公粮负担为例:1937年征收公粮一万四千石(一石为三百斤),占边区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一点二八,每人平均负担仅一升,是很轻的。以后逐年增加,1938年一万五千石,1939年六万石,1940年十万石,1941年激增至二十万石。这个二十万石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第一,它说明公粮已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十三点八,比1937年只占百分之一点二八,增加了十多倍。第二,它说明每人平均负担已达一斗四升,比1937年只负担一升,也增加了十多倍。人民负担确实重了,党内外反应强烈,党中央、西北局极为关怀。1941年9月至11月,西北局曾派宣传部长李卓然率柯华、秦川、石峻、魏啸天、吴文遴等,在固临县调查了三个区,写了一个《固临调查》材料,也证实了这一情况。正是由于脱产人员猛增,财政收入锐减,人民负担加重,就使我们的财政发生了严重困难。这是一个物质方面的困难,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克服这个困难,我们的重要的办法之一就是精兵简政。”

采用建议

精兵简政,是李鼎铭等人提出来的。1941年11、12月间,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二届参议会,李鼎铭等十一人提出一个有关财政问题的提案,建议:“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这个提案经参议会讨论通过,“交政府速办”。毛泽东看到后,批示:“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党中央讨论了这个问题,并于1941年12月13日向各抗日根据地发出精兵简政、发展经济的指示,普遍推行。以后毛泽东还说过,有“‘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第一、第二次精简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执行第二届参议会关于精兵简政的“速办”决议,在参议会闭会不久,1941年12月4日就发出了《为实行精兵简政给各县的指示信》,同年12月中旬就拟定了整编方案,开始了第一次精简。三个月后,至1942年4月,整编工作基本结束,裁减了骈枝机构百余处,缩减了工作人员数千名,这是收获。但由于缺乏经验,对精简工作的必要性的认识也不足,所以思想提高不多,工作改进不大。

1942年6月3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二十六次政务会议讨论通过《陕甘宁边区政府系统第二次精兵简政方案》,开始了第二次精简。这次精简的重点是建立边区政府本身的工作制度,如实行合署办公制度。政务与事务适当分工,使领导人有可能多抓政务,加强下级,提高县政府职权等。边区政府各个单位根据这一重点分别进行了内部的整编工作,调整机构,精简人员,改革制度。8月初实行合署办公。这次精简工作主要是建立和健全、制度。上级机关也精简了一些人员,但又都充实了基层组织,实际精简不多。

第三次精简

1942年9月,第二次精简已经结束,正在根据党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进行第三次精简的准备工作。我参加了第三次精简。

1.准备工作。第三次精简酝酿很久,准备充分。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总结经验。1942年9月中旬,对前两次精简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内容包括,经过精简后,机构设置是否合适,人员配备有无余缺,职责分工是否明确,行政、用人和总务工作有无制度、是否完整,干部使用、领导作风、目前工作存在什么问题等。这次检查实际是总结第一、二次精简工作,动员第三次精简工作。我虽然未曾参加第一、二次精简工作,但从这一检查中大体了解了它们的成绩、经验和问题,为参加第三次精简工作做了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

第二,统一认识。1942年9月下旬,我们专门召集分区专员,延安、安塞、甘泉等县县长,以及其他一部分县、区、乡干部,举行简政座谈会,研究专员公署①以下各级政府的简政问题。这次座谈会以整风精神进行讨论,使大家对于各级政府的职能有了一致的认识,普遍认为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的关键在于加强乡政权,简政工作必须以加强乡政权为重点。通过这次座谈会,明确了第三次精简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为深入进行精简打下了思想基础。

第三,准备文件。1942年9月19日至1943年1月14日,西北局召开高干会,简政整政问题是重点讨论问题之一。根据政府党组的指示,在多次集体酝酿的基础上,我负责起草了《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和林伯渠准备在高干会上作的关于《简政整政问题》的报告。1942年11月4日林伯渠在高干会上作了《简政整政问题》的报告,并把《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提交大会讨论,获得通过。

第四,听取指示。准备工作的最重要一步,是直接听取毛泽东的指示。1942年12月,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上作了《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著名报告,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也提出了“精兵简政”工作。他说:“这次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以后,我们就要实行‘精兵简政’。这一次精兵简政,必须是严格的、彻底的、普遍的,而不是敷衍的、不痛不痒的、局部的。在这次精兵简政中,必须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项目的。”这是对过去精简工作的批评,也是对今后精简工作的期望。我直接听到了这些指示,极大地提高了对精简工作的意义、目的和要求的认识,在自己的头脑里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思想武装。

2.贯彻执行。第一、第二次的精兵简政只在政府系统进行。第三次精兵简政根据毛泽东提出必须是“普遍的”而不是“局部的”的要求,在党中央系统、西北局系统和军队系统也进行了。1943年3月20日,党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精兵简政,对中央机构的人员也进行了精简,为延安其他党政军机关的精简工作,做出了榜样。

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第三次精简工作的基本纲领,就是《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它经1942年12月边区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讨论通过,1943年3月13日边区政府主席、副主席明令公布,下达执行。其主要内容和贯彻执行情况如下:

第一,主要内容。这个《纲要》根据边区整风中揭露的问题和总结第一、二次精简工作的经验,本着实事求是的整风精神,从目的、任务、机构、人员、制度、作风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十一个问题。其中主要是:一、指出了这次精兵简政的目的,是要使政权工作做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项要求。要减去一些不急要的政务,全力搞好生产、教育两项急要和首要任务;要减去一些不急需的机构和人员,把政府系统人员由现有的一万一千五百人减至七千五百人,即减去百分之三十五弱。二、重新划分和审定边区政府及其各个工作部门、各分区代表机关、各县、乡政权机关的职权和业务。规定“边区政府是边区政权的首脑部”,基本任务是“掌握政策,掌握干部”;“县政府是边区各级政权的枢纽”,基本任务是“组织人民经济和健全乡政权”;“乡政权是边区政权的基层组织”,“第一个重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三、要求改善领导作风。首先改善高级机关的领导作风,要善于掌握政策,即会出主意,会指导实行。《纲要》强调指出:“这次简政工作涉及了政策问题,制度问题,业务问题,机构问题,干部问题,民主集中制问题,领导作风问题,以及拥军问题,三三制问题等等”,就是说,“简政工作是一序列的组织问题,又是一序列的思想问题”,“必须从组织上贯彻,又从思想上贯彻”。因之,一方面,要同整风学习结合,用整风精神进行简政;又方面,要同检查工作结合,政务人员要作思想检查,政府系统要作工作检查,用思想指导行动,用行动贯彻思想。要求1943年上半年完成这次精简任务。

第二,组织实施。这是一项十分细致的组织工作,首先是一项十分细致的思想工作。工作人员担心列入编外,不光荣;领导人员担心减少人,难办事。思想问题一大堆。因此决定召开一些干部会议,我和民政厅长刘景范一道,先是召开边区政府各厅处院的负责人会议,做领导机关的思想工作,再是召开各专员、县长联席会议,做中层干部的思想工作。在这些会议中,先组织学习毛泽东在边区高干会上所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报告,讨论《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研究实施简政的措施和加强生产、教育工作的途径。经过这样的学习、讨论和研究,大家的认识有所提高,决心和信心也就大了。

在此基础上,边区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的组织措施和条例,如《政纪总则》、《县政府组织暂行条例》、《乡政府组织暂行条例》、《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区以上政务人员公约》、《简编方案》等,为简政规定了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

这就是说,我们做了一些思想工作,又做了一些组织工作。

第三,效果。第三次简政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到1944年初检查,已经获得了预期的结果,即基本上达到了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个方面的目的。

精简。业务上,做到了生产第一,其中又以农业为第一位,教育第二,其中又以干部教育为第一位(具体情况将在本篇的《自力更生,建设边区》和《文化教育》两章介绍)。边区政府各部门和下级政府一般已能抓住业务中心,开展业务工作。机构上,全部按简编方案执行。各厅处院的内部机构,裁减了四分之一,边区政府直属机关从三十五个减至二十二个,专署及县府的内部机构从八、九个减至四、五个等,消除了头重脚轻的积弊。人员上,边府各厅处院及县附属机关的人员,都已按计划精简,办公厅、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教育厅和物资局等六个单位从原有四百六十九人减至二百七十九人,精简百分之四十强。干部调配上,从下级提拔了一部分干部到专署和边府工作,如边府就调入了五个县长当处长。也选派了一些得力干部去加强区乡政权,如延安县就有十个县级干部调区,二十个区级干部调乡,选送一百五十多个高、中级干部去干部学校培养提高。初步实现了精简上级,加强下级和生产单位的方针。

统一。政治上,政策、法令、命令、指示已基本统一,“政出多门”的现象少了。组织上,加强了“一元化”。各厅、处、院、局在具体业务上可与下级相应业务机构直接联系,重大任务的部署则一律通过各专署、县政府负责人进行。人事任免上,基本上已统一于民政机构,改正了各自为政、自由任免的现象。

效能。由于坚持了统一领导,反对了“各自为政”的现象,精简了机构和人员,加强了下级,使工作效能有很大提高。尤其一些行政和企业机构,工作有明确指标,效能的提高更为显著,如文书科三个人做了过去十三个人的工作。边区通讯站1至4月每日平均投递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一件,5至11月激增至每日平均投递三万零七十八件,提高效率百分之八十以上。在政府经营的工业中,效能提高的程度更为惊人。

节约。民力的动员减少了,如延安1941年动员民力六万多个,1942年只动员二万八千多个,减少一倍多。绥德1941年动员民力七万五千多个,1942年只九百个,简直说不上什么比例了。一个重要原因,是军队自力更生,自运粮草,不再动员民力,这样就极大地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机关、部队、学校节约粮食、燃料、日用品的成绩也很突出。三五九旅用洋芋和南瓜部分代替粮食,做到了粮食全部自给。被服厂、纺织厂、振华造纸厂等工厂由于精打细算,节省了大量布匹、棉纱、木材等生产用原材料,对经济建设贡献很大。

反对官僚主义。在过去一年中,在反对官僚主义、改善领导作风上,也有进步。我们许多领导干部为贯彻《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在精简机构和人员、建立统一领导的制度和纪律、调整干部等方面,都做了许多具体工作,如1942年工厂会议开得好,转变了对工业的领导;具体帮助农业劳动英雄订一年生产计划,对边区按户计划及生产竞赛起了号召和推动作用;边区政府对于专员公署的日常指导,也减少了命令方式,增加了民主协商。边区政府以下各级政府的领导作风,也有改进,主要表现在对生产的领导具体了,大家能够自己动手去组织变工队、订农户计划、修水利、组织运输队、改造二流子、改造合作社、改良植棉等。总之,从上到下“官僚”少了,人民勤务员多了。这是最得人心的转变。

从以上简单叙述中可以看出,这次精简工作是有成绩的。说明从边区政府到各专署、县、乡政权确实做到了从思想上贯彻,从组织上贯彻,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都是做得很好的。

3.第三次精简工作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有不足,也有过头。这是指第三次精简工作本身说的。有不足,如家属等未妥善处理,使不属正式编制而继续吃公粮的,仅边区一级还有一千余人。浪费现象也还比较严重。也有过头,即有过分集中的倾向,如对小学,部分地采取合并的办法,助长了不适合农村环境的“集中办小学”的缺点,对社会教育也如此,强调社会教育集中办,有的一个区才办一个冬学。机械地执行政府系统新定七千五百人的编制,削弱了某些必要的正常的业务活动。

第二,走回头路。精简后好了一阵,随后又恢复了老样子。这是指第三次精简工作过后的变化说的。第三次精简工作以后,有些单位在组织、机构、制度、人员、作风等各个方面,始终坚持精简成果,甚至续有提高。但也有些单位时过境迁,又走回头路,比如,机构又有增设,人员又有膨胀,制度又有废弛,统一又有削弱,效能又有下降,浪费又有抬头。尤其严重的是,在领导作风方面,官僚主义的残余显然大盘存在,并有滋长趋势。 

经  验

经过三次精简,至少获得三条经验。

1.只有精兵简政,才能集中力量于急要和首要任务。当时的急要和首要任务,第一是生产,第二是教育。由于多次进行精简,才终于集中力量发展了生产和加强了教育。可见,凡事要有中心,工作要分缓急。如果缓急不分,百端俱举,必然急也变缓,一事无成,一端也举不起来。

2.精兵简政是临时工作,又是经常工作。所谓临时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精简计划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有时间性。所谓经常工作,就是要把精简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贯彻始终,无时间性。我们必须不使一次精简后,时过境迁,死灰复燃。如果一次精简后就一曝十寒,肯定会把精简成果丧失殆尽的。过去的精简情况说明了这一点,全国解放后的多次精简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

3.精兵简政是组织工作,又是思想工作。要改革体制、整顿机构、精简人员、健全制度等,一句话,要在组织上贯彻,首先要在思想上贯彻。要做好思想工作,打通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认识,引导人们不是被动应付,而是自觉执行。如果组织工作没有思想工作做保证,组织工作就会失去灵魂,不能持久,也无法巩固。

注释:


① 甘宁边区的政制为边区、县、乡三级。专员公署为边区政府的派出机关。区公署为县政府的派出机关——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