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助推跨省域毗邻地区高质量发展

       
    

蒋文波 陈 星 胡 晓

〔内容提要〕川渝高竹新区是四川省、重庆市两省市在毗邻地区(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与重庆市渝北区交界处)共同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新区、全国目前唯一跨省域实体化运行的共建新区。自成立以来,通过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创造出多个全国首例的改革实践,有效破解了制约资源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了一系列跨省域毗邻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的新机制新路径。

 

以机制破题,构建管理运行新格局

坚持把建立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作为首要前提,从体制机制入手,打破行政壁垒,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紧密的发展共同体。一是联合设立管理机构。四川省、重庆市两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四川省委编委、重庆市委编委共同批复设立川渝高竹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为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中共广安市委和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广安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为正处级,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合作共建新区实体运行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行使赋予的经济管理权限,负责川渝高竹新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统筹协调、安全环境管理等工作。二是共同配强人员编制。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设内设机构8个(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发展改革和经济运行局、财税金融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建设和市政管理局、行政审批局、应急环保和综合执法局),核定行政编制 50名。下属正处级事业单位2个,各核定事业编制20名。其中“川渝高竹新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由广安市负责设立;“川渝高竹新区投资促进和综合服务中心”由渝北区负责设立。所需编制由广安市、渝北区两地按1∶1比例提供,并按照“谁提供谁管理”的原则,机构编制管理属地权限不变,实名制系统由两市 (区)分别作为派出机构管理与统计。三是优化管理运行模式。在成立之初,新区实行“领导小组+管委会+国有公司”三级管理模式。其中,“领导小组”是指川渝高竹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由广安市和渝北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主要负责顶层设计、组织领导,为决策层;“管委会”是指川渝高竹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由广安市委副书记担任、管委会主任由渝北区人大副主任担任,主要负责统筹协调、业务指导,为执行层;“国有公司”是指川渝高竹新区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由广安市、渝北区分别出资5亿元共同成立,各占50%股权,主要负责执行实施、具体操作,为落实层。目前,正逐步探索向“小管委会+大公司”管理模式转变,扁平化推进新区开发建设。

以改革赋能,营造投资兴业新环境

用好用活川渝两省市为新区量身定制的28条改革创新发展支持措施,坚持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兴业沃土。一是权限下放“同频率”推进。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原则,广安市和邻水县分别授予新区经济管理权限134项、159项,四川省拟下放行政权力 200 项,重庆市拟下放行政权力247项。初步确定由两省市人大常委会赋予川渝高竹新区行政主体资格。推动新区范围内市场主体名称申报统一使用“川渝高竹新区”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允许企业跨行政区自由选择注册地和经营地,支持企业跨省域转移资质互认、政策共享。二是政务服务“同标准”办理。深化“川渝通办”“跨省通办”等事项改革,系统梳理川渝两省市行政审批差异事项,出台 《高竹新区行政权力试运行事项清单》,建设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川渝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探索企业注册登记、税费征管等跨省域一体化运行机制,成立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目前已达成一致执行口径的税费政策50项,统一优化报送资料、征管流程、纳税服务等事项 686项。跨省共建税费征管服务平台经验做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向全国税务机关推广学习,被中宣部选定为庆祝党的二十大成就展之一。三是要素供给“同城化”保障。将新区开发边界及新增用地规模,纳入广安市、渝北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两地根据新区建设进度,统一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探索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审批权改革,研究制定《川渝高竹新区建设用地一体化管理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建设用地收储和出让一体化管理。探索共建共享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推动市场要素有序流动、合理配置。一体推进新区水环境治理和给排水设施建设,渝北区卫星水库实现跨省域供水,在全国率先建成跨省运行的供电服务中心,用市场化机制引导新区燃气资源整合,推动新区水电气实现同网同价。成功引进工行、建行、农行、四川银行到新区设立支行,开通新区至渝北的城际公交“川渝20路”和重庆“023”电话区号。

以协同共进,谱写区域融合新篇章

坚持把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作为跨省域一体化发展的硬件因素,和谐稳定的基层社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软件因素,同步推进,确保重大项目、重要产业顺利落地、快速见效。一是合力推进项目建设。优化调整交通、住建等部门内设科室,新增“双圈”建设相关职责,推动全面接轨重庆综合交通网络,同等级、同标准将重庆南北大道北向延伸至新区,加快推进川渝路二期、包茂高速高竹互通等骨干道路和节点枢纽建设,项目建成后,新区至重庆主城区通行时间将缩短至半小时。积极推动能源、电信、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在新区布局建设和高效服务,总体量17 万平方米的农民集中住房建成投用,香炉山、竹苑等市民休闲公园和桂花田园综合体等项目正加快推进。二是齐心培育主导产业。全力支持发改、经信、商务等经济部门机构编制事项,充实“市双城办”工作力量,以高竹新区为重点,强化对渝合作实效。建立跨省统一的招商引资体系,聚焦“三类500强”企业,制定出台招商政策“黄金30条”,成功签约重大项目38个,协议投资333亿元。围绕汽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和生态文旅康养、都市近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及核心零配件为主攻方向,全面嵌入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链条。截至目前,新区入驻企业181户,建成投产77家,80%的企业来自重庆,90%以上的企业为重庆整车制造厂商配套。三是携手深化基层治理。建立跨省协同的法务联动机制,两地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联合组建警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探索建立综合法务区。“探索推进川渝高竹新区警务一体化改革”被四川省委改革办评为“2022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设立全国首个跨省域合作共建纪检监察机构——川渝高竹新区纪工委监察室,护航跨区域合作建设,相关做法被中央纪委课题调研组肯定,写入《关于推动市地级纪委监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探索跨区域监督执纪执法联动新路径”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更加完善,为广安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中共广安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