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激发新城发展活力

       
    

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内容提要〕“五个新城”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推进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目前已进入全面发力、功能提升的关键阶段。自2021年“五个新城”建设发令枪打响以来,奉贤抢抓“新城发力”重大历史机遇,把推进新一轮新城建设作为服务新发展格局、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带动奉贤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奉贤区根据新城动态发展中的实际需求,从优化完善新城发展推进工作体制、加强民生领域机构编制保障、扩大新城发展自主权等3个方面入手,全力推动奉贤新城高质量发展。

 

持续优化完善新城管理机构,激发新城发展动力活力

2023年初,奉贤区在全市率先推进新城体制机制调整,由分管城建规划的副区长兼任新城推进办主任,由区规资局局长兼任常务副主任,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担任专职副主任,并在区规划资源局增设新城综合计划科、新城协调推进科,专门用于承担区新城推进办的具体工作。2023年,区新城推进办召开专题协调会议 26 次,协调解决问题31个,有力助推了奉贤新城的高质量建设发展。

区委编办结合这轮区级机构改革谋划,开展了优化完善奉贤新城管理体制专项研究。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奉贤新城四梁八柱和城市意境基本形成,工作重心已经由开发建设为主的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建设、高能级功能导入和高水平管理并举的阶段,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新城推进体制机制,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

按照“根据新城在不同发展阶段承担的职能重点和工作任务,因地制宜动态调整完善新城管理体制”的文件精神,在这轮区级机构改革中,考虑组建奉贤新城发展管理办公室,承担统筹推进奉贤新城开发建设和管理服务等相关职责,与市新城推进办、区级职能部门,以及新城涉及街镇形成决策、执行、协调的分合共存管理体制。

加强民生领域机构编制保障,提升新城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

奉贤区坚持一流城市功能吸引一流人才,持续在教育、医疗、文化领域编制资源供给上下功夫,加大新城高品质公共服务配套。在卫生领域,落实《关于本市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在本区公立医院事业编制人员控制数总量内,综合考虑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使用床位数、门急诊量情况等,科学合理核定公立医院事业编制人员控制数,根据医院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批分阶段下达,首次分配的公立医院事业编制人员控制数占市里下达本区待分配总量的30%左右,形成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可持续发展的编制储备调节和周转使用机制。加强基层地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编制保障,在卫生人员编制总量内统筹部分向基层一线乡村医生倾斜,近三年来共保障58名乡村医生进编,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教育领域,在严控编制总量的前提下,通过内部挖潜、区内调剂等方式持续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等开展合作办学,新建8所中小幼学校,教育资源品质不断提高。在文化领域,聚焦“东方美谷”城市品牌,提升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打造文化新地标,近年来先后举办三星堆、周秦汉唐、丹甲青文等文物大展,让市民不出家门就能感受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文化传承。

扩大新城发展自主权,全力推动“新城事新城办”

根据市委编办、市政府办公厅“进一步做好向五大新城放权工作”专题会精神,区委编办会同区政务服务办、区新城推进办开展专题研究和推动落实,组织“本区具有行政审批权的单位”和“新城推进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 46 家,对照学习昆山、嘉兴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周边地区经验做法,针对奉贤新城建设所需,全面梳理各领域建议由市级部门放权的具体需求28条。下一步,将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做好下放事项的承接工作,同时继续积极争取市级层面授权赋能,推动更多“新城事新城办”,提高奉贤新城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