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万宏
〔内容提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宁夏人民、十分重视宁夏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三次到宁夏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治区党委编办始终牢记嘱托、担当作为,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具体工作要求,以服务保障教育强区为切入点,不断改革完善教育工作体制机制,统筹优化教育领域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贡献机构编制部门力量。
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我们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会、一体把握、精准落实。一是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坚定不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关心关怀转化为实干担当、拼搏奋进的强大动力,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厚爱。二是全面理解、系统把握。通过室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星期三四点半”读书会、党支部“三会一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会等多种形式,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全面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从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转化为机构编制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务实举措。三是学思践悟、真抓实干。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部署,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工作的勉励鞭策,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聚焦主责主业,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深入调查研究,持续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精准投放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服务保障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调整优化机构职能配置,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强调“有的放矢推进改革,促进各项改革往深里走、往实里落”。我们始终紧盯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高位谋划、系统思维,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全力推动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工作机构职能体系。一是健全完善党领导教育工作的制度安排。坚持机构编制工作的政治属性和政治要求,坚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主题主线谋划部署推动机构编制各项工作。结合机构改革,对标中央设置党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设立自治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优化教育部门思想政治、党建、组织等内设机构设置,加强教育领域党的工作机构建设。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区设立党委、党总支的中小学校书记、校长全部分设,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调整优化教育工作机构职能配置。适应教育综合改革要求,统筹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教材监督审查、考试院命题管理等机构设置,加强职能配置,调剂增加人员编制力量,保证各项改革举措有效落实。围绕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大力支持宁夏高等研究院建设,专门设置宁夏高等研究院发展服务中心,推动构建科技创新全链条、培育新质生产力。三是持续深化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调整完善13所厅级区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设立监察专员办公室,与纪委合署办公,并按同级党委副职配备纪委书记、按内设党政机构正职配备纪委副书记,进一步调整理顺区管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体制机制。
创新人员编制供给方式,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编制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强调“把教育摆在优先位置,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忠诚践行为党管编、为民用编的职责使命,创新编制管理,统筹编制资源,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事业编制和政府专项保障相结合,加强学前教育人员配备。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结合宁夏实际,采取园长等管理人员以编制保障为主、其他人员以政府专项保障为主的方式,配齐配足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全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从2020年初的6200多名增加到目前的20000多名。二是事业编制和周转编制相结合,加大基础教育保障力度。坚持“一县一策、一年一调”,将2000多名教职工空编由超配地区调整到缺编地区,将核减收回的自治区本级4000余名事业编制逐步增加到缺编地区中小学,推动连人带编跨区域划转300多名,促进编制资源均衡配置。统筹全区事业编制,建立“教育质量提升编制池”,给部分教职工编制缺口较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地区增加1300余名编制,补齐义务教育短板。运用大数据思维,统筹全区事业单位空编,探索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分批向缺编地区下达周转池编制3600多名。目前,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配备超出国家标准3000多名,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有力保障。三是事业编制和备案人员相结合,拓宽高等教育人员供给。针对高校编制短缺、用人机制不完善、办学活力不足等问题,在5所区管高校开展人员总量管理试点,探索“事业编制+备案人员”的保障方式,给试点高校增加备案人员近900名,缓解人员紧缺压力。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高校内设机构设置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支持宁夏师范学院成功“升大”、接续“创博”,新设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卫生健康职业技术学院,统筹调增事业编制180余名,助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健全完善管理标准规范,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科学规范、从严管理机构编制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的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注重实践、总结经验,不断健全完善服务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办法措施,建立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公办幼儿园人员配备标准。研究印发《关于做好公办幼儿园人员配备工作的通知》,从学前教育资源布局、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人事政策等方面进行规范,重点做好新建、移交回收的城镇公办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工作,推动机构编制资源适当向农村、山区及偏远地区幼儿园倾斜,为统筹解决幼儿园教职工不足问题提供政策依据。二是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长效机制。适应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革需要,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 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意见》,系统集成近年来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的成熟经验,进一步完善细化中小学教职工附加编制标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适当倾斜,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调剂力度,推动形成全区一体、城乡统筹、动态调整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三是加强高校机构编制管理研究。着眼保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研究高校机构编制使用管理情况,全面总结高等院校实行人员总量管理改革试点经验,研究起草 《宁夏公办高校机构编制管理办法(试行)》,不断提升高校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
新征程上,我们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深化教育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提供有力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
(作者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